mk体育,mk体育官网,MK体育APP,MK体育注册网站
经过治理的泗河流域马家河下游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象。记者 全正 摄(资料图片)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北京日报记者 王天淇 十堰日报记者 马会骏 段吉雄 杨超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习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时强调
pH值8、溶解氧8.8mg/L12月7日12时,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检测到这样一组数据。在这里,设备每4小时采样分析一次水质,将pH值、氨氮、总磷等数据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数据显示,通水10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Ⅰ类,达到“直饮”标准。
仲冬时节,在十堰市茅箭区泗河尾水水质净化厂,一根根水柱从水管的细孔中喷出,经过河砂过滤后,干净清澈的水缓缓流入泗河。
“人工快渗池对已处理污水进行再处理,采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工艺,日处理污水6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茅箭区区长李琴告诉记者。
氮超标是全球性水污染防治难题。十堰市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组建治水团队,利用锯末、花生壳、木屑、砾石以及生物菌剂的反硝化细菌,与地下水中的硝态氮产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成氮气消散到空气中,从而有效削减地下水中的氮含量。目前,生态脱氮沟这一治水技术已推广普及到全市各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中。
2020年,北京投资近4000万元对口援建十堰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由北京排水集团旗下企业十堰北排水环境发展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无机陶瓷膜、立体生态式生物净化、高级氧化等20余道污水处理工艺,把工业污水转化成清水。
“目前已累计向流域生态补水4.6亿立方米,对水源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堰北排水环境发展公司总经理高家晓说。
10年来,北京先后投入协作资金7.8亿元,帮助十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北京碧水源、北京排水集团等环保企业先后托管十堰94座污水处理厂和38座垃圾处理厂。
“人工湿地、CASS工艺、STCC技术、A2/O工艺、人工快渗技术、IBL技术、红菌技术全世界治理污水的先进工艺有30多种,十堰引进了27种。我市污水治理体系堪称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博物馆。”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自豪地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城拔寨的拼劲,全力以赴保水护水治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丹江口水库。先后筹资300多亿元,对神定河、泗河等重点河流进行治理,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600多公里、城乡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2000余座。建立小流域支沟分片包干治理机制,实行一河一策、分层推进、全员监督,实现全域治污,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卫星遥感、云广播、无人机、数字孪生你能想到的先进技术手段,这里都有!”十堰市水保中心工作人员杨洋介绍,“通过将天眼与人眼有机结合,我市保水护水工作已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
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共接入十堰市33个国省控监测站点数据、139个手工站实时监测数据,以及117路国省控站点周边防入侵视频、371路环库岸线个危化品车辆禁限行区域交通卡口抓拍视频。卫星遥感图像将十堰划分成1066个网格,卫星每3天对全市扫描1次,成像精度可达0.5米。水上漂着的油污、垃圾,以及在库区消落带乱耕乱种等情况一旦出现,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图发现。
“你看,管道机器人正在地下污水管网作业,就像在给地下管网做肠镜检查,可以直观找到有问题的地方,然后进行管网修复,防止污水流进库区。”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余丹介绍,以前地下污水管网检测主要靠人工,管径太小,工人无法进入管网内部,现在有了这个机器人,问题迎刃而解。
为持续增强守水护水能力,十堰探索建立“空地联勤”立体保水护水新模式,库区水质安全监管形成“空、天、岸、地”一张网。专门租用卫星,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团队的技术支持,搭建起水库断面水质监测、卫星遥感监测、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管、库岸线监控、环库公路危化品车辆监控、水质监测站防入侵监控、城乡雨污管道巡护、执法巡护队伍监管等8个智慧监管系统,对市域范围内库区水质情况进行多维度在线监控、调度与处置。
大雪时节,走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的制水车间,只见一个个巨大的过滤池里,满池清水缓缓流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
在这里,经过长途跋涉的“南水”与北京本地水混合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4道常规处理工序和臭氧、活性炭、超滤膜等深度处理工序,生产出符合甚至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再经过配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从2002年到2013年,北京市水文总站、市自来水集团每年在丹江口水库不定期采样并进行水质分析,累计检测900余项次。
通水10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地一起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共同守护一泓清水。
12月12日,“三省五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协同立法工作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陕西省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十堰市共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协同立法工作,让水源地保护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共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023年8月15日,全国首个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警察支队在十堰成立,深化“生态环境局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联动机动,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禁危化品车辆进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守井人”还创造出“水机制”,为可持续守水护水增添确定性。十堰出台《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构建起生态文明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十堰市纪委监委专设水源区保护政治监督室,推行县级生态环境局局长异地交叉任职,探索“一支队伍管库区”行政执法改革,让环境执法“长牙带电”,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肩负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责任,十堰坚决像保护眼睛一样精心呵护北方水井,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水库。”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说。
“勇担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责任,忠诚守水事业,当好护水卫士”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守井人”誓词成为志愿者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守水护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